第19章

  

只见一只灰褐色的雀鸟站在一颗大枇杷上,正压得枇杷上下晃动。

它细长的喙啄开皮肉,流出丰盈的汁水,小巧的脑袋动来动去,可爱极了。

“孤以前见过雀鸟,但大多都是恹恹的,哪有这只轻灵啊。”

似是感叹一般,小太子乌溜溜的大眼睛直看着它,嘴角露出满足的笑,仿佛自己到了什么世外桃源。

但下一刻,一只无情的手将它驱走,雀鸟急忙扑腾着翅膀落荒而逃。

“你干嘛!”小太子转头看向始作俑者。

姜宁兴奋地摘下那个枇杷:“驱鸟啊,它们吃的枇杷肯定更甜,跟着鸟吃不会出错。”

小太子:“……”

姜宁不知道,“不解风情,光知道吃”这八个大字就此深深刻在了小太子的脑海中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消除。

“快来,枇杷可是不能久放。”

姜宁分给他一个小剪子,两人顺着枝条剪下枇杷,再轻轻地扔下去。

枇杷皮薄,还很容易氧化,破一点皮很快便会变成褐色,所以采摘时要多加小心。

当然,比起姜宁担心的枇杷,树下的內侍们显然更担心小太子。

那个网兜举得高高的,小太子爬到哪,网兜举到哪。

坐在树下的姬恪静静地看着树上的两人,手中的书再没翻过一页。

地上的树影不知不觉中往后移了不少,太阳也转到了西方,但谁也没发现时间的流逝。

树上的两人摘得差不多了,便坐在枝桠上吃着枇杷,一起看着太阳慢慢变红西下。

“原来太阳下山是这个样子。”

小太子看着红红的夕阳,有些怔然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
小小年纪就有愁思了,姜宁站起身,向他伸出了手。

“走吧,下次再看,我们现在有更让人高兴的事要做。”

小太子抬头看她,随后扬起笑,拉着她的手站了起来:“好。”

虽然只有一棵枇杷树,但它正值当年,结的果不算少,熬枇杷膏绰绰有余。

两人从树上下来,姜宁倒是没什么,小太子反而累得满脸通红,但又非常兴奋,蹦蹦跳跳地跟在姜宁身后。

看着两人进了厨房,姬恪这才将视线移到了书上,润泽的黑眸倒映着书页,声音温和。

“太子体质太差,习武的先生找好了么?”

福公公略一行礼,回道:“挑了几位候选,还等大人去验人。”

姬恪点头不语,轻咳几声,专心看起文书来。这枇杷膏也有说法,枇杷叶熬出来的清肺,枇杷果熬出来的润肺,照姬恪的情况,该用枇杷果熬。

几位內侍被小太子指使着挖出果核,姜宁则是转身假装找材料。

她瞟了其余人一眼,飞快地从系统里扒拉出了许多老冰糖,哐啷啷地砸在陶罐中,清脆好听。

她将去了核的枇杷果放到锅里熬制,转身拿起了剩下的枇杷。

“这枇杷膏熬出来不多,可能就两罐,但剩下的可以做个枇杷罐头。”

小太子凑过来,又吃了两颗枇杷:“什么是枇杷罐头。”

“就是不仅现在能吃枇杷,一个月之后还能吃,”

小太子眼睛亮了,搂着姜宁的手臂嚷着要吃罐头,叫得院中的姬恪略一皱眉,状似不喜地叹了口气。

“没规矩。”

姜宁拿过一旁的小瓷瓶,放到沸水中烫几次除菌。

她不仅仅要做即食熟食,还想尝试做些能长时间保存的食物,这样价格能卖得更高,利润空间也大。

一旁的枇杷膏还在熬制,咕噜噜地冒泡沸腾,厨房里飘出一股清润的甜香,光是闻着便觉得口齿生津,嘴里甜滋滋的。

另一个灶台也已经点燃,姜宁将泡过淡盐水的枇杷捞出,和着大颗的老冰糖一起倒入锅里,开始小火慢熬。

小太子看得一愣一愣的:“姜宁,孤觉得你该去御膳房做掌勺的,其他人给你打下手。”

姜宁笑着转到另一旁去看枇杷熬得如何,嘴上回道。

“多谢殿下称赞,但比起去御膳房当掌勺,殿下若是以后能给属下的酒楼题个字,属下会更高兴。”

比起给人打工,当然还是当老板更舒服。

听了她的话,小太子这才想了起来,姜宁是来宫里给姬恪治病的,不是来做御厨的。

他遗憾地叹了口气,捧着小脸:“好吧,孤到时给你题字。”

姜宁原本是开玩笑,一听他这话,熬成酱的枇杷都不捞了,认真地看着他。

“殿下认真的?”

“酒楼题字,姬恪也做过的,这又不是大事。”

姜宁喜上眉梢,没忍住笑了出来,看看有没有机会让姬恪也题一个,这两人双重加持,那不是要赚翻了?

“多谢殿下,过几日给你做奶茶。”

她美滋滋地一边畅想未来,一边用纱布将铺在盆上,将锅中的枇杷酱倒入盆中。

纱布包紧一拧,熬出的枇杷汁水便如蜜汁一般流了出来,没有一点浑浊的渣滓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