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

  

她所谓的打秋风就是去各宫蹭吃蹭喝。

宫里宫人不会和各位娘娘同吃,他们有自己的小厨房,而这些小厨房就是姜宁接下来摸清宫人口味的主战场。

她同御膳房的比试很显然有盲点。

裁判是各宫宫人,可御膳房平日里做的菜都是各宫娘娘点的,大家口味不同,娘娘喜欢的宫人未必喜欢。

要是按照御膳房平日点餐多的来做,定是要翻车的。

她吃着桌上的饭菜,听着周围人对菜色的评判,默默记下了一些细节。

……

一顿饭局后,夕阳已经由橙转红,天边也燃起了一丝火红色。

“看来今天要有火烧云啊。”

姜宁看看天上的景象,唇边带笑,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景都觉得漂亮。

她这次得到了不少消息,可以说对比试的把握又多了几成。

不过能想到用激将法这事还得多谢姬恪,她得再做些好吃的犒劳犒劳他。

做些什么好呢?

姜宁想着这事,顺手推开了折月殿的大门,恰好见到那个花匠在围着桂树转。

她走过去,也跟着花匠一起打起了转。

“大爷,您看什么呢?”

“听说大人让你种树,便过来帮你看看。”

花匠摸摸胡子,边转圈边开口:“不行不行,这树要死了。”

这个花匠上次吃了她的玫瑰饼,强行和她成了忘年交,以盼每次来都能顺些东西吃,种花草的技艺很好。

听了他的话,姜宁圈也不转了,她立刻停下来看着眼前这位忘年交。

“真的假的?它八月不开花,那开花的就是我了。”

花匠看看她,背着手走到了石桌旁,摇摇头坐下。

“别急,只是要死了,还有得救。”

他笑眯眼看着姜宁,对她搓了搓手指,别人这样是想要钱,他这样是想要吃的。

要论打秋风的本事,她拍马也赶不上这个花匠。

“我正好要做个饭后甜点,你等等。”

这个甜点是给姬恪做的,他下午吃得也不多,那就得用饭后甜点补一补。

之前做糖葫芦的器具都还放在院子里,她清洗过后又把小锅放回炉子上,加水点火放糖一气呵成。水在炉子上熬,她转身进到厨房里拿出食材,花匠也凑了过来。

“你这是准备做什么?我可不吃糖葫芦,牙口不好。”

“不做糖葫芦。”姜宁摆好东西,坐回小凳子上:“做个小甜品,钵仔糕。”

钵仔糕里可以加米或者豆子,想要提提口味还能加些果酱和果仁,而且做小一些,一口一个,很适合姬恪。

“钵仔糕?”花匠扬起眉,颇有些好奇:“听说是广南那边的吃法,但我也没去过,你竟会做?”

“会啊,我以前还卖过。”

姜宁随意回答后起身去厨房烧火,把待会儿要用的小料放到茶碗中,而茶碗又都排成一列立在蒸笼里,准备把它们蒸熟。

她看了一眼门外,随后从系统中拖出一大碗木薯粉,又算好比例加了一些凉水,随后抬到院外开始搅拌。

此时天边已然烧起几片红云,霞光倒映进瓷盆中,将搅拌的粉浆也染成了红色。

花匠颇为期待地看着她动作,看到一半时突然对上了姜宁的眼睛。

只见她看着自己,有些无奈:“那棵树到底怎么了,这对我很重要。”

她可是做过保证的,要是八月桂树没开花,她真的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开给姬恪看。

花匠一边看着她搅拌粉浆,一边开口。

“这桂树看起来茂盛,但实则叶尖微黄而虚弱,外强中干,内里怕是空了不少,能撑到今天不容易啊。”

姜宁搅拌的手一顿,抬头看他:“那你怎么早的时候不治治它?”

花匠撇撇嘴,眼神往姬恪书房看了一眼,小声开口:“那是大人的树,从辅礼亭挖来的,他不开口谁敢动。”

辅礼亭?

姜宁凑上前去小声问道:“那是什么?”

花匠没回答这个问题,只努努嘴指向她手里的竹筷。

“粉浆已经化开了,你的糖水也沸了,该做下一步了,快些,天黑之前我可是要离宫的。”

姜宁转头一看,糖水确实已经开始咕噜噜冒泡,似是迫不及待了。

她也没再继续追问,先舀了一勺搅拌好的粉浆倒入沸开的糖水中。

这样可以防止粉浆在蒸熟的过程中出现分层的现象,避免蒸出的钵仔糕一半硬一半弹。

姜宁这时没再说话,只是专心地弄吃食。

透澈的糖水加了一勺粉浆后变成了一片朦胧雾色,而随着熬制,白糖化开,糖水也变得有些粘稠。

这时就是加进剩余粉浆里的最好时机。

姜宁用毛巾包着手,随后抬起小锅,把滚热的糖汁倒进小瓷盆中。

糖汁的热与粉浆的冷相撞,冲出一片白白的奶色和一些细小的泡沫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