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

  

姬恪抬眸看去,那人是工部的一个小官,大概是魏王爷那边的。

他说了一句后看向姬恪,这百花节看似是礼部负责,可背后的主事人向来是他,这话一出,像是同他问责一般。

姬恪没有回话,只是垂眸看了小太子一眼。

太子登基后,这样的事也不会少,现在恰是锻炼他的机会。

“好菜自是后上,下面还有一场折子戏,看完再吃。”

小太子稳住自己,冷然说了这句。

那人一见是太子说话,眼珠一转,没再公然开口顶嘴,但坐下前还是看了姬恪一眼。

奇怪。这人今日似乎一点兴致没有,连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给他。

没多久,戏台便搭好了。

描红妆穿花衣的戏子登台,咚咚锵锵间唱得婉转。

没过多久,一位小公公迈着碎步走来,他在姬恪耳旁嘀咕几句,看起来神情紧张极了。

“难怪此时还没上前菜。”姬恪终于不再像之前那般神游了。

“姜宁还在做菜,御膳房也有人被叫去了,不知能不能赶上。”小太监看起来比谁都着急。

姬恪略一思考,随后点点头:“传话去御膳房,让他们全都听姜宁吩咐,不许耍性子。”

小太监点头称是后正要离开,便又突然被姬恪叫住。

“我同你去看看。”

姬恪抿着唇,正打算上前告诉小太子自己暂时要离开,不远处便走来了端着食盘的宫女,她们鱼贯而入,带着一股说不出的甜香。

“菜来了,第一道——祝诸位百花节团圆甜蜜。”

菜上了。

姬恪微微扬起唇,清润的眸子里荡着微波,神情也松了一些。

“不必去了。”他开口道:“她很厉害。”

很厉害的姜宁此刻正在专心做吃食。

现在不是杞人忧天的时候,她得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做菜。

蒸好的螃蟹早早出锅,不少宫人正在埋头扒蟹。

现在不是虽吃蟹的时节,但好在螃蟹都是舍己为人的,为了满足人类,它们成长出了一种名叫六月黄的品种,夏日成熟,味美肉香。

别人在扒蟹,她在吊高汤,做皮冻。这蟹黄汤包处处是精髓,小到薄而不破的皮、咸鲜的蟹心,大到用来做猪皮冻的高汤,无一不难。

而炖煮的高汤,当属老母鸡做的,葱姜蒜加入去腥就好,不必再添什么佐料。

小火慢熬,将皮中的油脂一点点熬出,成就了汤面漂浮的金黄油脂,随着时间的延长,这鸡汤也从清水变成了微微的奶白色。

汤汁浓稠,鲜香扑鼻,再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,这皮冻便算做好了。

再就是这面,先由粉加水搅拌为絮状,再不断的反复揉搓擀平,激出它的韧性,吹而不破就算好皮。

擀好的面皮比脸还大,也比脸薄,举起来看时还隐隐透光,面皮均匀,没有哪处因为太薄而破掉。

姜宁从冰箱里取出皮冻后,便立刻又把冰箱塞回了系统。

此时众人都在忙着做自己的事,没有人看见。

老母鸡高汤吊出的皮冻非同凡响,它看起来晶莹剔透,像是凉粉做出来的一般,刚放到桌上便晃来晃去,嘟嘟的让人想戳一戳。

时间渐渐过去,这蟹也扒好了。

但她并没有全部用来炒制,反而还留了一半在一旁。

先用蟹壳炝出蟹油,再分出的一半蟹黄蟹膏蟹肉全都进锅炒熟,不需要再加太多调料,加些黄酒帮助蟹味散发,它们本身滋味就很好了。

蟹黄炒好后,切碎的皮冻跟着蟹黄一同放进面皮中,再收拢面皮,将它捏出包子般的褶皱,这特大的蟹黄汤包便成型了。

她如法炮制出三个,汤包面皮粉嫩细腻,即便比脸还大,看起来也依旧粉白可爱。

鼓鼓囊囊的三个汤包被抬入蒸笼,开启它们神奇变化的旅程。

但这并不是结束。

姜宁从厨房中拿出几十个橙子,小小刻刀在她手中一转,这橙皮上便出现了字,写的是百花祈福。

姜宁手速很快,从这里便能看出她的基本功有多扎实。

几十个橙子一个个经手,每一个上都刻了字,却没有一个破开,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她便全刻好了。

“她真的只有十几岁吗?”一旁的御厨不禁惊叹起来。

这么稳的手,这么娴熟的技艺,没有十几年的功夫拿不下来。

刻好字后,她让众人把这橙子从头切开,挖出里面的橙肉。

就着剩下的蟹肉,她还想做另一道菜,蟹酿橙。

雍朝的橙子没有现代嫁接过的品种甜,它皮厚味酸,却正是用来做菜的好帮手。

把挖出的橙肉的汁水榨出,淋进蟹肉里,再加上一些橙肉进去搅拌调味就好。

这一步不是很难,但要掌握好橙子的用量,味道太重会喧宾夺主,掩掉蟹黄本身的鲜味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